塑料袋的名字和改善措施
2015-9-24 10:44:39點擊:
塑料袋的確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,但是這一時的方便卻帶來長久的危害.塑料袋回收價值較低,在使用過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,旅游區,水體中,公路和鐵路兩側造成"視覺污染"污染外,它還存在著潛在的危害.普通塑料袋結構穩定,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,在自然環境中長期不分離,200年的時間不降解.這就意味著廢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,將在環境中變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斷累積,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:影響土壤水和空氣的滲透和擴散,抑制植物農作物生長,對動物生存構成威脅.由于塑料袋毒性很小,而燃燒后會產生一種致癌物質的"二惡英",此物質久久懸浮于空氣中,隨著空氣吸入人體且極難被排出,當體內的"二惡英"達到一定含量后就會引起分娩異常,雄性雌性化等一系列疾病,所以其大多都只采取填埋,不進一步處理,但這樣不僅會占用大量土地,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,影響土地的可持續利用.由此可見,解決塑料袋的問題刻不容緩.解決可以從源頭抓起,減少各類塑料包裝物的使用;也可以著手于后續處理上,回收塑料袋進行再循環.但是從化學層面上分析,生產塑料袋的組成是聚乙烯(無毒性)或聚氯乙烯(毒性較小),回收循環的價值較低.所以目前可供選擇的方法還有,一是采用新技術生產可降解塑料袋,二是采用紙袋代替塑料袋,三是采用可循環利用的布袋代替塑料袋.可是生產可降解塑料袋的技術還比較新穎,不夠成熟,成本較高,而且要實現產業化還需要一段時期.而紙袋因為其自身特點,可應用的領域不夠廣泛,實用性不夠強.進一步從Life cycle assessment (生命周期分析)的角度來看,重復使用購物袋的環保效益要大于使用任何一種一次性購物袋(包括紙袋和可降解塑料袋.有些替代品的環境影響并不少于塑料袋).從 3R 原則(減少,再利用,循環利用)的角度來看,消費量源頭的減少及產品的重復使用是最佳的環保選擇,其效益優于再循環.塑料袋收費將利用經濟手段促進購物袋的"再利用",而這會"減少"為生產一次性購物袋而消耗的資源和能源,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的總量.于是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法就是以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布袋取代塑料袋.其實在北京,上海,四川成都,瀘州,福建廈門等地區都已紛紛設立試點,在各大超市,連鎖店等開展推廣使用布袋,拒絕塑料袋的活動,并取得一定成效.比如在上海,日前十萬只環保布袋已在聯華,華聯,農工商的三十家大型連鎖店免費發放.這說明在生產布袋方面已有一定的技術,只是技術還沒有很成熟,在成本方面還稍稍偏高,所以,要全方位推廣布袋仍有相當大的難度.除在生活習慣上覺得不便外,更主要的還是經濟原因.但是事在人為,辦法還是有的.在發達國家有成功經驗:一是廣為宣傳,在廣大消費者中形成這樣一個觀念:提個塑料袋上街購物不大光彩.其次,使用經濟手段,如到超市購物,購畢付清款項后,要你自己拿口袋來盛裝,超市不免費送塑料袋.如需塑料袋,得花錢買.第三,設法降低布袋的生產成本,力爭在大批量生產后,成本有所降低,或生產一種價格稍高于厚塑料袋的紙袋.以布袋或紙袋取代塑料袋.塑料袋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,也給我們出了一個環保的大難題,因為從深層原因來看,這涉及到環保意識和消費習慣等問題.為加強廣大消費者的環保意識,使廣大消費者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,從意識落實到行動,我們開展了減少塑料袋使用系列活動,力圖為環保事略盡薄力.自從國務院頒布從6月1號開始全國大小超市禁止免費提供塑料袋的政令以來,給了我們很大的鼓舞,同時也給了我們新的課題,中國的消費群體層次比較明顯,對于塑料袋的收費,有部分消費者可能會的不理解,抵觸或負擔太重等問題.于是我們在積極支持國家政策的同時,加強宣傳,建言獻策,多影響一個人少用一個塑料袋是我們最高興的事.
- 上一篇:菜販贈送塑料袋或罰5000元 2015/9/25
- 下一篇:塑料袋與環境的思考 2015/9/24